资源类型

期刊论文 4166

会议视频 398

会议信息 121

会议专题 2

年份

2024 18

2023 356

2022 475

2021 517

2020 270

2019 351

2018 226

2017 282

2016 167

2015 130

2014 112

2013 69

2012 105

2011 99

2010 112

2009 119

2008 131

2007 146

2006 148

2005 153

展开 ︾

关键词

智能制造 57

人工智能 42

可持续发展 42

农业科学 41

能源 41

医学 26

中国 25

发展 24

增材制造 24

工程管理 24

信息技术 22

发展战略 22

绿色化工 21

创新 20

机器学习 20

神经网络 19

遗传算法 19

环境 15

管理 15

展开 ︾

检索范围:

排序: 展示方式:

我国地震预测成绩回顾与统计

高建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129-131

摘要:

地震预测预报难度大,但并非了无痕迹或不可知,我国每次较大地震都有案例总结。统计表明,40 年来,有77 次地震在发生前均有中期、短期甚至临震预测,不能因为汶川地震预测失败,就全面抹杀中国地震预报成绩,即我国地震预测成绩是应予肯定,汶川地震也并非是无前兆&ldquo

关键词: 地震     地震预测     中国30 多年地震预报统计    

就汶川地震失报探讨地震预报科学思路——再论李四光地震预报思想

赵文津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4-15

摘要:

根据我国多年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经验和问题,就地震发生机理、预报研究基本途径以及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和失报问题做了探讨;分析了地震短临预报前兆、测震学应用局限性及地应力转移和追踪;提出了今后地震预报工作9点建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预报     地应力     李四光    

用系统科学观点看地震预测

李世煇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132-137

摘要:

应用系统科学原理和方法,论证主流地震专家观点“地震本质上不可预测”之不科学、不合理性;阐述“大体估计在一定时空范围,达到事先向群众打个招呼”观点比较科学合理,并举例简要说明。

关键词: 地震预测     地震预报     复杂性     系统科学     中西文化互补    

强震成功预报曙光

李玶,杨美娥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19-27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30多次成功预报了中、强地震发生;20年来国外有些地震学家对几次强震预测失败感到失望,逐渐将地震研究主攻方向转变为对建筑物抗震能力鉴定、加强建筑物抗震措施和建立现代数字台网,以便迅速准确确定强震发生地点,可以即刻到现场救援;国内地震界部分地震学家受他们悲观情绪影响,也放弃了对强震预报努力。所幸是部分专业和业余地震学家仍在强震预报领域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强震预报     强震发生断层    

用微地震监测结果预报水库、矿山有害地震

刘建中,刘国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2年 第14卷 第4期   页码 45-48

摘要:

论述了微地震监测结果在水库、矿山有害地震预报应用。笔者认为,把监测域扩大至微地震范围,可以扩大数据量,增大预报可靠性。实际微地震监测结果支持预报扩大,在技术发展基础上,用以震报震理论,可以在水库、矿山有害地震预报上取得突破。

关键词: 水库     矿山     地震灾害     震源深度    

应坚持地震是可以预测预报科学信念——记汶川三次强余震成功预测

汪成民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 第11卷 第6期   页码 107-110

摘要:

地震能否预测? 汶川大震后地震系统内、社会舆论对这个焦点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及争论。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专家们就汶川余震开展了预测研究,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救灾抢险工作,从5月15日至8月15日咨询委员会发布了3次正式预测意见,均正确预报了5 月18 日江油6.0级、5月虽然余震预测难度比主震预测要小,但3次预测全部正确,无一虚报、错报科学事实,应该引起持“地震预测需十几代、几十代后才能解决”观点者醒悟,呼吁对地震成功预测事实持不屑一顾,甚至压制者深思

关键词: 汶川大震     汶川余震     地震短临预测    

土石坝SH 波地震反射成像 Article

Edward W. Woolery

《工程(英文)》 2018年 第4卷 第5期   页码 694-701 doi: 10.1016/j.eng.2018.08.009

摘要:

评价地下物性和地质特征成像(如断层、空洞、低速层等)是地表地球物理学中经典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会危害岩土工程,尤其对大型土石防洪坝这类高危结构物危害更大。在美国,由于大部分重要基础设施在20 世纪初至20 世纪中叶设计建成,目前这些堤坝已处于设计寿命末期,之前被人忽略或者在设计建造过程中被认为无关紧要细微缺陷将会对堤坝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些构造在高水动力条件下会加速薄弱区域恶化,并破坏其长期完整性。仅用传统钻探技术解决大坝相关问题通常存在不足(缺乏横向分辨率),过高成本同样限制了钻探技术发展。然而,有选择岩土钻探技术与地表地球物理相结合,尤其是对堤坝内部细小结构和地质基础条件成像方面的剪切波(shear-wave,SH 波)地震反射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堤坝修复工程所需成本。为支持上述观点,本文以美国中部两个防洪坝为例,对其原位组分和工程建设组分进行SH 波地震反射成像。

关键词: 地球物理     地震反射     剪切波     地表     坝体安全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

李圆圆, 谈明洪, 张红旗

《中国工程科学》 2018年 第20卷 第5期   页码 90-95 doi: 10.15302/J-SSCAE-2018.05.014

摘要:

耕地是粮食生产基础,几十年来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显著,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以1990 年、2000 年、2010 年土地覆被数据为基础,探究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并基于县级农业统计数据和土壤有机质数据得到空间分辨率为1 km耕地单产数据集,以此作为耕地粮食生产力代表值。结果表明:1990—2010 年,东北、西北地区耕地开垦剧烈,黄淮海平原耕地面积下降;研究期内新增耕地主要来源是草地(46.9%),减少耕地前10 年主要转为林地(36.6%),后10年转为建设用地(53.0%);耕地空间格局变化造成平均粮食生产力下降2.0%,在此期间建设用地多占用优质耕地,而新开垦耕地粮食生产力普遍较低。

关键词: 耕地     空间格局     粮食生产     中国    

中国地震区划

时振梁,李裕澈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 第3卷 第6期   页码 65-68

摘要:

简要介绍编制中国地震区划图(1990)技术途径。结合对我国地震活动时间和空间不均匀分布认识和我国地震预测方面的科研成果,对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方法作出几点重要改进。

关键词: 地震区划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风险水平    

中国气象预报业务工程体系建设和发展

颜宏,李泽椿,马清云,田翠英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 第2卷 第11期   页码 88-93

摘要:

文章介绍中国气象预报业务工程体系建设和发展过程、现代气象预报业务所包含子系统及其相 关技术以及21世纪气象预报业务建设技术发展趋势和展望。

关键词: 气象预报     业务工程体系     发展    

SPSS在农业试验统计分析中应用

会议日期: 2019年06月28日

会议地点: 河南郑州

主办单位: 郑州晟智科信教育培训中心

中国地震区划图应用和工程抗震

时振梁,李裕澈,张晓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 第4卷 第8期   页码 20-25

摘要:

介绍了中国地震活动概况,中国地震区划图使用内涵和抗震设防准则,提出了大型水工建筑、跨海大桥、长输油气管线、核电厂、石化厂等可能导致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以地震实例简要讨论了地震崩塌、滑坡、砂土液化、地震断层等地震地质灾害及抗震对策。

关键词: 地震区划     工程抗震     地震地质灾害    

中国岩石工程技术新进展

钱七虎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 第12卷 第8期   页码 37-48

摘要:

在水电建设岩石工程技术方面,介绍了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性及监控施工技术;深切河谷水电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和支护技术;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技术在公路、铁路建设中岩石工程技术方面,介绍了青藏铁路——穿越长年冻土层施工技术;公路、铁路隧道中乌鞘岭隧道挤压大变形支护技术,高寒高海拔风火山隧道、二郎山隧道施工技术;岩溶地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矿业工程岩石工程技术方面,介绍了煤矿巷道支护成套技术创新体系;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深凹露天矿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另外,还介绍了岩石工程锚固新技术和精细爆破技术。

关键词: 岩石工程     水电工程     支护技术     地质预报     锚固技术     爆破技术    

中国核电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相关问题

李小军,贺秋梅,侯春林

《中国工程科学》 2013年 第15卷 第4期   页码 75-82

摘要:

基于中国核电工程选址和建设实际工作,探讨了核电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几个环节中关键问题,包括不同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采用、地震动衰减关系选取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综合取值等分析了地震动衰减关系不确定性和弥散地震衰减关系等问题处理方式变迁,比较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性方法中构造地震、弥散地震计算结果和概率方法计算结果差异及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控制作用。研究表明:a.综合考虑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计算结果已成为中国核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基本思路,其中弥散地震是一个需要特殊考虑问题;b.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计算结果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控制作用受区域地震活动性强弱影响;c.在地震活动性较弱地区,确定性方法特别是弥散地震计算结果基本上控制着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取值,而在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强地区,更倾向于由概率方法计算结果控制。

关键词: 核电厂     设计地震    确定性方法     概率方法     地震动衰减关系     弥散地震     不确定性    

中国沙尘暴及其监测预警

矫梅燕,周自江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 第5卷 第9期   页码 1-6

摘要:

利用1954—2001年中国大陆681个站气象资料,分析了中国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和分级标准,给出了沙尘暴若干观测事实。通过分析沙尘暴发生发展机制,讨论了沙尘暴定性预报和定量预报技术,指出发展包含大气运动、风蚀物理过程和下垫面地表信息集合数值预报模式是沙尘暴定量预警技术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传统监测网尚不能全面监测沙尘暴发生和发展,建立包含下垫面生态环境要素、大气物理化学要素专业化沙尘监测网络是深化对沙尘暴特性认识和发展沙尘暴定量预警技术基础。

关键词: 中国沙尘暴     时空分布特征     集合数值预报模式    

标题 作者 时间 类型 操作

我国地震预测成绩回顾与统计

高建国

期刊论文

就汶川地震失报探讨地震预报科学思路——再论李四光地震预报思想

赵文津

期刊论文

用系统科学观点看地震预测

李世煇

期刊论文

强震成功预报曙光

李玶,杨美娥

期刊论文

用微地震监测结果预报水库、矿山有害地震

刘建中,刘国华

期刊论文

应坚持地震是可以预测预报科学信念——记汶川三次强余震成功预测

汪成民

期刊论文

土石坝SH 波地震反射成像

Edward W. Woolery

期刊论文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

李圆圆, 谈明洪, 张红旗

期刊论文

中国地震区划

时振梁,李裕澈

期刊论文

中国气象预报业务工程体系建设和发展

颜宏,李泽椿,马清云,田翠英

期刊论文

SPSS在农业试验统计分析中应用

2019年06月28日

会议信息

中国地震区划图应用和工程抗震

时振梁,李裕澈,张晓东

期刊论文

中国岩石工程技术新进展

钱七虎

期刊论文

中国核电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相关问题

李小军,贺秋梅,侯春林

期刊论文

中国沙尘暴及其监测预警

矫梅燕,周自江

期刊论文